close
完全是不小心跑到這裡拍照,
也只是騎機車經過的啦。

#1

#2鐘樓

#3

#4

#5

也只是騎機車經過的啦。

#1
因為很少到屬於年輕人的西門町逛街,
怎麼從來都沒注意過這裡,啊,是古蹟耶。
怎麼從來都沒注意過這裡,啊,是古蹟耶。

#2鐘樓
只剩下斑駁的牆壁,

#3

#4
.
.
.
不能超過那個圍欄,
聽說它有紅外線偵測喔,超過界線入內的話,警察會知道的。
聽說它有紅外線偵測喔,超過界線入內的話,警察會知道的。

#5
.
.
.
自從我的小小相機掛點之後,
~~
我就很少隨身帶相機出門,今天算我運氣好啦。

我就很少隨身帶相機出門,今天算我運氣好啦。

#6
.
.

#7
.
剛好也有斜斜的陽光,

#7
.
.

#8
.
西本願寺

#8
.
.

#9
.

#9
.
.

#10
.
喬了好久的角度,再來ㄧ張鐘樓。

#10
.
說實話,這裡黃金遍野。
頓時覺得我們四號公園好的多了,也難怪這裡大白天也不見來個人影。

頓時覺得我們四號公園好的多了,也難怪這裡大白天也不見來個人影。
.
.【萬華406號廣場】
■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、貴陽街、西寧南路、長沙街所圍街廓範圍內廣場用地。
萬華 406號廣場位於西門町南緣、中華路與長沙街交口,原為「日本西本願寺」,
由臺灣信徒與日本人共同捐資興建,其正式名稱為「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」,於西元1904年開始興建,西元1912年竣工完成。
為臺灣寺廟最大之古廟建築,西元1949年該軍團眷屬及退除役官兵於該地區搭建駐房形成今日的「中華新村」,
西元1955年該址土地及建物(原西本願寺)撥交理教總公所傳道使用,卻於西元1975年4月間發生火災,寺院燒毀後,
現使用人「理教總公所」以鋼構臨時建築使用至今,不過,現址仍留有當時西本願寺之石階基座遺蹟。
經臺北市政府的細心整理並簡易綠化後,已揮別過去都市頹敗、窳陋空間的意象,成為臺北市另一城市休閒空間。
■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、貴陽街、西寧南路、長沙街所圍街廓範圍內廣場用地。
萬華 406號廣場位於西門町南緣、中華路與長沙街交口,原為「日本西本願寺」,
由臺灣信徒與日本人共同捐資興建,其正式名稱為「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」,於西元1904年開始興建,西元1912年竣工完成。
為臺灣寺廟最大之古廟建築,西元1949年該軍團眷屬及退除役官兵於該地區搭建駐房形成今日的「中華新村」,
西元1955年該址土地及建物(原西本願寺)撥交理教總公所傳道使用,卻於西元1975年4月間發生火災,寺院燒毀後,
現使用人「理教總公所」以鋼構臨時建築使用至今,不過,現址仍留有當時西本願寺之石階基座遺蹟。
經臺北市政府的細心整理並簡易綠化後,已揮別過去都市頹敗、窳陋空間的意象,成為臺北市另一城市休閒空間。
全站熱搜